《农民日报》头版:政策凸显灵活 就业各得其所——来自湖南省株洲市的调查
2020-09-10 11:04:4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周玲 | 作者:农民日报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970

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外贸冲击,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链条接续不畅,一线用工需求减少,城镇服务业吸纳劳动力仍处恢复阶段,导致部分返乡农民工未能及时返岗就业,给农民工增收带来较大不确定性。

  湖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,返乡农民工稳岗就业问题解决得怎么样?当地政府如何落实中央“六稳”“六保”要求,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就业、保民生?近日,记者赴湖南省株洲市及下辖茶陵、炎陵两县(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)调研,摸底调查当地返乡农民工稳岗就业情况。

  据株洲市相关部门统计,截至7月底,株洲市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人数4344人,现已实现再就业3797人,其中单位就业1063人、自主创业230人、公益性岗位安置163人、灵活就业2341人,剩余未就业547人,主要集中在照顾家人、修葺房屋或参加技能培训等。

  从调研情况看,株洲市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,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稳岗就业工作,通过创建就业扶贫车间,增加就业岗位,大力扶持水果、茶叶等特色农业产业,拓宽就业空间,采取“百人百企进百村”等多项政策措施,妥善解决农民工稳岗就业“痛点”,较好实现了稳就业、保民生的目标和任务。

  

“合作社+扶贫车间”,就近就地“消化”返乡劳动力

  “还是在家工作好一点噻!不用租房住,吃饭也不用愁。”一脸拘谨却始终面带微笑的龙玉丽对记者说。今年58岁的龙玉丽,目前是株洲市茶陵县康成庄园茶叶种植合作社的一名采茶工人。返乡工作之前,她一直在广州花都区打工,以擦皮鞋为业,工资收入不高。今年3月,当她回到广州,却发现原有工作难以为继,年龄偏大又没有其他技能,无奈之下再次回到家乡。

  正当她为生计一筹莫展之时,合作社理事长刘雪文伸出了援手,请她到合作社做采茶工人,旺季每月工资可以拿到4500元,比在广州打工收入还要高,而且还能照顾家里。

  在刘雪文看来,为龙玉丽解决一份工作,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,今年株洲市鼓励扶贫车间、扶贫基地、合作社等扶贫载体放宽学历、技能、年龄等招聘条件,为贫困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开发就业岗位。

  在炎陵县柳山村靖麒制衣厂扶贫车间内,刚加工好的童装成品等待装运出货,近百台缝纫机正高速运转,忙碌的缝纫女工熟练地缝制着衣物。正在缝纫机前工作的李清秀,是周边村的贫困户,丈夫在家务农,两个小孩上学不在身边,除了每个月2000元的收入,车间还包吃包住,这让李清秀的生活压力减轻了许多。

  这个扶贫车间是广东佛山一家企业在当地设立的,厂长姚江艳介绍,作为以出口美国成衣为主的加工厂,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,外贸订单数大幅减少。

  “通过灵活调整员工工作时间、外贸订单转内销的方式,我们这里没有一个员工失业,员工收入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。”姚江艳说,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,虽然行业竞争激烈,但是他们对扶贫车间有信心。

  据介绍,截至目前,株洲市建成扶贫车间51家、扶贫基地33家,开发就业岗位4320个,吸纳1775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。

  

以产业项目为依托,放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就业能力

  这两天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一片繁忙景象,一筐筐黄桃从山上挑了下来,经过分拣、装箱后,由经纪人装车运出大山。在村里一个黄桃收购点,年近70岁的村民旷大娘正熟练分拣着黄桃。当记者问她收成怎么样时,旷大娘笑着说,今年村里黄桃获得了大丰收。

  “黄桃一亩,脱贫一户。”在中村瑶族乡的村民看来,黄桃不单是“脱贫果”,更是致富的“摇钱树”,经过几年俏销市场,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,一幢幢“黄桃楼”、一辆辆“黄桃车”,让大山里的村民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。

  “有了黄桃种植,村民陆续从外地返乡,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少,全乡近六成村民从事黄桃产业,2019年综合产值近4亿元。”中村瑶族乡副乡长盘闻说,黄桃这几年迅速发展的原因,除了当地有种植黄桃的传统,党的扶贫政策才是黄桃快速发展的关键。

  “资金跟着穷人走,穷人跟着能人走,穷人能人跟着项目走,项目跟着市场走。”株洲市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办欧阳义说的“四跟四走”不单是简单的总结,近年来株洲选择项目发展前景好、潜力大、效益高、规划科学、方案可行的项目,依托自筹资金投入大、贫困人口参与度高、利益联结紧密的新型经营主体,遴选了优质企业发展特色产业,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。

  湖南万樟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地处株洲市茶陵县,是一家以珍贵树种、特色水果、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主业的农业公司。目前,公司已流转土地6万多亩,园区务工人员达2000多人,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,增加劳动力的需求尤为迫切,恰逢农民工因疫情返乡,公司一次性提供600多个岗位,大大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。

  据株洲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艳娟介绍,株洲市着力提高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和质量,通过产业扶贫基金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,激励经营主体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。

  

定岗招聘与技能培训相结合,增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能力

  春节过后,面对疫情影响,30岁的密金梅充满了焦虑和无奈。作为常年在广东外贸企业打工的农民工,她每个月工资有四五千元,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春节前返乡、春节后回城的生活轨迹。然而疫情发生后,密金梅所在的工厂由于订单减少、企业效益不好,出现运转困难,不得已解雇了一批普工,留下的工资待遇也大幅下降。收入的降低使她难以在城市立足,不得不返乡回家。

  刚回到家乡,密金梅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。就在这时,村里的招聘会引起了她的注意。县里的工业园区正定岗招聘返乡农民工,她的条件很符合岗位要求。虽然工资没有广东高,但县里的生活花销也低,很合她的心意,于是她很快应聘到园区晶彩电子厂开始了新的工作。

  “把招聘会开到村里,放在群众家门口,从今年3月开始,我们已经在各乡镇开了17场招聘会,引导企业进村招聘,让返乡农民工‘零距离’找工作,最大程度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。”茶陵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斌华说,这些招聘会正是株洲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的“百人百企进百村”就业扶贫攻坚行动。

  这个行动整合市县人社部门、驻村工作队等力量,由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分片包点、挂牌督战,派出5支共计100多人的攻坚小分队,协调100多家企业,深入茶陵县、炎陵县等深度贫困地区,把招聘会开到乡(镇)、村,把就业岗位送到劳动者家门口。

  截至目前,已在全市76个乡镇(街道)召开了现场招聘会,辐射乡村(社区)1600余个,参加企业1473家,提供岗位7.98万个次。参加招聘会的人数达1.84万人,达成就业意向人数为6953人,其中贫困劳动力1798人。

  并非所有农民工都像密金梅一样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,茶陵县严塘镇严溪村王娟华就经历了不少曲折。3年前,贫困户王娟华在人社部门了解到就业扶贫相关政策后,报名参加了就业扶贫培训中式面点专业,经过为期1个月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后,开办了自己的包子铺。虽然之后经历了家庭变故,她仍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,入职一家餐饮企业并很快当上了门店店长,月工资近6000元。

  “家乡没有发达地区的工作机会多,许多返乡农民工也没积累核心技能,再加上年龄偏大,缺乏市场竞争力,让农民工掌握一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。”株洲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成沁洪说,全市开展了专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技能培训,主体涵盖农村新成长和拟转移就业农民工、在岗农民工、农业职业经理人等,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长技能、好就业。


责编:周玲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